6月25日,“智慧医疗开源联盟”筹备会议在江汉大学师生服务中心105会议室召开。会议汇聚政府部门、高校、医疗机构、科技企业及专业认证机构等多方代表,围绕智慧医疗领域开源技术应用、国产化替代及产业生态构建展开深度研讨,为推动智慧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关键一步。武汉市工业信息化中心总工程师胡颲主持会议。
江汉大学副校长向悦代表联盟发起单位致辞,强调学校将依托市级开源创新中心,整合人工智能和医学资源,推动科研、人才培养和企业研发服务,积极为中国智慧医疗产业贡献力量。
硚口区科技经信局副局长喻星星介绍了硚口区在智慧医疗的布局:依托6家三甲医院资源,建设医疗数据可信空间和1000P智算中心,为医疗数字化提供数据和算力双支撑。
江汉大学开源创新中心主任邓宏涛则重点分享了“产教融合+项目驱动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将通过仓颉语言创新实验班、数据治理培训等项目,持续为联盟输送兼具AI技术和医疗业务认知的高素质人才。
华为仓颉语言生态负责人王学智介绍了仓颉语言全栈开源的进展,强调其在高性能、安全性、智能化等方面对医疗行业的适配优势;CSDN技术合伙人陈玉龙则提出通过“技术+生态委员会”双轮驱动,建设数据湖、医保结算、患者360视图等共性组件,推动医院信息化平滑升级。
作为联盟的重要合作伙伴,C认证能力认定中心将在智慧医疗开源生态建设中承担重要职责,负责对参与联盟项目的企业和人才开展专业认证与严格筛选,确保技术输出的可靠性、安全性与专业性。 通过建立权威的行业标准与认证体系,C认证能力认定中心将为联盟提供技术质量把关和人才能力评估,助力形成高标准、高可信的智慧医疗开源技术生态。
在互动交流环节,与会医疗机构和企业代表围绕AI落地难点、数据完整性、投入产出比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。佛山大学附三医院主任张鹏结合实际案例提出,AI技术需进一步适配医疗流程;武汉兰丁智能医学等企业分享了开源组件在支付结算、数据治理等领域的应用需求。
会议最后,胡颲总结指出,联盟将坚持“先易后难、以点带面”,通过开源共建、算力支持和产教融合推动智慧医疗生态快速成熟。随着仓颉语言开源、硚口区算力中心落地、C认证体系建设和高校人才供给等利好叠加,一个技术自主可控、标准规范完备、产业需求导向的智慧医疗开源社区正在成型,为全国医疗数字化转型和开源技术普及提供“武汉方案”。